近幾年手機行業暗潮洶涌醞釀變局,曾經的巨頭公司諾基亞、摩托羅拉、黑莓、HTC、索尼等廠商銷聲匿跡,中興、酷派、聯想也日益消沉,這似乎在述說一個恒久不變的競爭法則“物競天擇適者生存”。
在手機領域魅族算是元老級別的廠商,起起伏伏這么多年之后,魅族是會打個漂亮的翻身仗,還是最終難逃出局下場?
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興起,小米、魅族、酷派、華為等國產手機廠商也強勢崛起,而歷經幾年奮戰之后有人含恨消沉、也有人獨領風騷。其中,魅族對于很多手機用戶來說,是一個清新脫俗的手機品牌,它以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和風格,贏得一大票忠實魅粉。只是,現在的消費者已經不太看重情懷而更看重性價比,手機銷量是業內公認話語權的代表。
據魅族公布的數據:2015年魅族手機總銷量突破2000萬臺,同比去年增長350%,其中魅藍系列手機總銷量超過1000萬臺,但紅極一時的魅族手機營收與凈利潤并不理想。魅族財務數據顯示:在2015年度,魅族實現營業收入168.01億元,2016年1至6月實現營收70.02億元,凈虧損則分別為10.38億元、3.04億元。一路走來,魅族的市場占有率與存在感已經越來越低,曾經叱詫國內手機行業第一梯隊的魅族怎么了?
一來,近兩年魅族的產品線有點混亂,而且魅族、魅藍分拆后產品研發明顯變少。2017年,正是全面屏時代正式開啟之時,但魅族卻沒有跟上這一時代趨勢。此外,魅族旗艦Pro7被稱之中國產2017年度最失敗的機型,銷量和口碑全面崩潰,而傳說中的MX7也并沒有發布。
與2016年的聲勢浩大相比,魅族在2017年比較安靜。2016年魅族發布了14款新機,同時也開了十幾場發布會和演唱會,而2017年以來,魅族和魅藍僅有6款新機面市,無論是魅族還是魅藍品牌,新機發布的頻率降低,發布產品也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