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國內優質產品的崛起,“國潮經濟”開始蓬勃發展。與以往不同,年輕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在直播間下單,直播間涌動的“國貨熱潮”也成為一大消費亮點。很多老品牌在直播間煥發青春,很多新品牌在直播間找到了機會。
2020年,被譽為直播電商“出圈第一年”。到2021年,國產品牌直播已經成為營銷標準。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8次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6月,我國已有近40%的網民成為直播電商用戶。無論是從供給端還是需求端,國產品牌都成為直播電商新貨架上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告別價格戰,鞏固專業性。直播電商正在助推越來越多的優質國貨成為“國潮”。
老品牌有一顆年輕的心。
繼紅星鴻星爾克之后,上海老字號蜂花也在直播間火了。直播中,蜂花主持人與網友的互動,不僅讓“蜂花成立36年無任何處罰記錄”、“蜂花回應破產傳聞”在微博頻繁搜索,還在消費者中掀起了一波購買熱潮,創下了單日2萬單的銷售記錄,這也是其平時的月銷量。
很多網友感嘆:“原來老品牌不僅物美價廉,社交營銷也這么順暢。愛!”在滬就讀的“00后”大學生陳也注意到,11月16日晚,蜂花關愛微博賬號發布了一句話:“防線被攻破,全村的龍林功不可沒,國貨一起加油!”附圖為國內各行各業品牌與蜂花洗護發賬號的互動,包括恒順香醋、漢口二廠、洽洽堅果、恒源祥等。陳深有感觸地說:“‘全村長林’是年輕人都知道的梗,意思是大家一起干;帖子后面有老品牌,也有新品牌。作為年輕人,我喜歡這種互動方式,感覺這些老品牌的心態很年輕。”
從直播間到微博熱搜,老國貨在年輕消費者的帶動下,逐漸找回了昔日的“青春”,越來越多的老品牌也發現自己一下子趕上了這波新的國潮,成為了新時代的“造浪者”。
在上海企業文化與品牌研究院院長周看來,年輕消費者對國貨的支持熱情高漲,成為“野消費”的加分項。同時,他也對國內新品牌提出了新的問題:“在品牌營銷推廣中,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客戶,如何與客戶溝通?”
“紅”后怎么辦
“直播給我帶來的體驗遠勝于傳統的線下購物體驗。比如產品講解,直播間可以快速幫我理清重點,產品特點、技術優勢、對人的適合性都可以講解清楚,這樣不僅能買到更適合自己的東西,還能縮短我購物時的決策時間。”在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工作的“00后”消費者李蕾說,她更喜歡在直播間購物。近10年來,國內供給側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,培養了年輕消費者全新的消費需求,他們為取悅自己而不是取悅他人而買單,對國產品牌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。可以說,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出現為直播間國貨的崛起孕育了土壤,也為直播間國貨新品牌的快速成長埋下了種子。
香薰品牌“一個一個”的創始人劉千飛曾經說過,當初一個個產品被忽視,業內前輩都在催她:“你的產品這么好,要不注冊個國外商標,貼個標簽,再進口到中國,肯定會賣得很好。”當時,她意識到國產產品自然不可信。但近年來,隨著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新渠道的興起和發展,消費者對國貨的認知也發生了質的變化。
此后,劉千飛努力將品牌帶入直播間,憑借過硬的產品實力,該產品在潔面油中的關注度和銷量迅速提升。2021年“雙11”期間,該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2.8億元,其中天貓渠道成交額達到1.8億元,同比增長468%。
“紅”之后,獨立研發;d、自控供應鏈已逐步實現。據了解,獨立研發;d實驗室已在上海逐一建立,自主研發產品配方,并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供應商建立直接的原料挖掘關系,真正掌握了供應鏈的自主權。
“紅”之后該怎么辦?如何讓“網絡名人”長紅?這是國內新產品不可回避的話題。
前不久,曾生生產了中國第一塊手表的舊稱——海鷗,并在吳德App獨家銷售了專為年輕人打造的全新潮表系列,開啟了海鷗第一條年輕潮流產品線。海鷗手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軒表示,海鷗是工匠工藝的傳統品牌,收購的App是年輕潮流的風向標。兩者結合,傳統制表技術與年輕潮流相互碰撞。“未來,海鷗計劃繼續與收購的App深度合作,推出更多符合年輕人潮流的手表。機械表不僅會走過傳統的道路,還會通過收購App接觸到更多的年輕人,將他們推向更廣闊的市場。”
抓住年輕人的眼睛,了解年輕人對新產品的需求,讓年輕人用“買單”來投票,將為老品牌“年輕化”指明一條有效路徑。DeApp創始人兼CEO賓洋認為,新國貨要加深對年輕需求的理解,從而推動老品牌的年輕創新和多元化供給,形成需求拉動供給、供給創造需求的動態增長。
遵守“規則”是底線。
在上海楊浦“創智天地”園區工作的“00后”白領張萌,特別喜歡國貨。她說:“頭部主播在國內國際產品推廣方面下了很大功夫,直播間的頻率也比較高,讓消費者在外觀、技術、體驗上都能感受到國產產品的更新迭代,更符合新生代消費者的需求,很有吸引力。”在當前新的消費結構下,無論是直播還是微博上的“blog out”,國產品牌與各種電商渠道,尤其是直播渠道的聯合發展,已經成為雙方的“共識”。
根據阿里研究院去年發布的《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》和艾瑞咨詢今年9月10日發布的《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》,國內品牌線上渠道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70%以上,預計2023年直播電商在國內線上零售市場的滲透率將達到24.3%。縱觀近幾年,直播間涌現的所有國產新品牌都有扎實的研發;d實力和快速產品迭代能力。他們的定位不是國外大牌的“平價替代”,而是通過品類創新、數字賦能等手段,在細分賽道上快速搶占消費者心智,建立品牌的獨特價值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新國潮和直播電商的快速發展,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。部分國潮品牌在直播間“短命”,部分國際品牌在直播間存在價格差異,引發消費者不滿。
因此,在新國潮和直播并行發展的時候,新國貨和各類直播渠道必須強化規則意識和質量意識。面對龐大的用戶流量,不僅考驗著品牌的快速反應能力,也考驗著主播和直播機構的專業素養和價值觀。在直播臺前與成千上萬的消費者積極互動,在幕后嚴格挑選優秀產品的責任和擔當,是所有主播和直播機構必須要做的。
一個好的品牌離不開嚴格的質量和行業標準。在行業監管層面,2020年,美萬直播作為起草單位,參與編寫了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的《直播營銷服務規范》團體標準,這是國內首部直播管理法規;2021年,美萬發布了直播電商行業首個企業標準《直播電商商品質量與合規管理規范》。同時,美萬還建立了品牌工廠的飛行檢查體系,檢查篩選潛在風險,持續監督風險點的改進和解決。
對于直播行業來說,要想發展,就需要跳出流量發展周期,發展核心競爭力。如今,直播帶貨逐漸成為電子商務的新常態。淘寶、JD.COM、拼多多、蘑菇街、唯品會、嗶哩嗶哩、小紅書等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直播功能。Aauto等直播平臺與電商平臺或品牌合作,布局直播電商。可見,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多層次競爭格局正在形成。未來各大商家要想長期在直播電商軌道上運營,必須遵守法律法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