填料,可根據添加時的用途可以分為三類:
(1)降低成本類:可分為有機填料和無機填料。常用的無機填料有CaCO3、滑石粉、硅灰石、BaSO4、高嶺土、元明粉、玻璃微珠等。常用的有機類填料主要為木粉、竹粉、果殼粉、貝殼粉及棉、麻和稻農副產品的粉末等。
這類填料是塑料助劑中應用最廣泛,消耗量最大的一類。除降低成本外,還可以改善制品的某些性能。如,無機類填充普遍可以改善塑料制品的剛性、耐熱性(無機填料)、尺寸穩定性、降低成型收縮率及抗蠕變性等。有機類填充可補強、降低成型收縮率及提高尺寸穩定性等,但是耐熱性較差。
(2)增強類填料:最常用的增強類填料有兩種:纖維類和晶須類。主要有:無機類(如玻璃纖維、碳纖維、石墨纖維、晶須、石英纖維及陶瓷纖維等);有機類(如PA纖維、芳綸纖維、聚酯纖維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)。
這類填料是塑料最主要的增強材料,用量可占整個增強材料的90%以上。目前塑料增強改性中最為常用的是玻纖和碳纖,特別是在汽車輕量化方面,研究應用較多。晶須多用于補強作用,常見的有CaCO3晶須和CaSO4晶須。
(3)增韌類填料:塑料的韌性常用其沖擊強度值大小來表示。沖擊強度是指試樣受沖擊破壞斷裂時,單位面積上所消耗的功。它用于評價材料抵抗外界沖擊的能力或判斷材料的脆性或韌性程度。沖擊強度越高,其韌性越好;反之,其脆性越大。增韌填料主要有橡膠和熱塑性彈性體兩類。